【地方】四川成都: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_欧宝电竞官方app下载_欧宝电竞官方平台在线app下载 
 来源:欧宝电竞官方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08 16:45:48 浏览次数:1
【地方】四川成都: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只有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们才可以以更足的底气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省成都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在筑牢粮食安全生命线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成都以对城市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从始至终坚持藏粮于地,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保护耕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夯实基础支撑。

  一是落实“长牙齿”硬措施,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成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在全国率先创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累计发放耕保基金165亿余元,涉及农户170余万户;全面实施“田长制”,构建“红黄绿”耕地撂荒风险预警机制,分类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依托“智慧蓉城”和微网实格工作体系,构筑“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耕地动态监测机制,积极运用12345热线举报等方式加强监管,保卫好每一寸沃土良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随各项政策制度的全面落地,2022年成都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71万亩、闲置土地1.85万亩,2730.8亩存量撂荒耕地已全面复耕复种。

  二是有序开展改造提升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型成势。成都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生态友好标准,加强田型调整、渠系配套、道路改造、地力提升,促进田网、路网、水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网、设施用网等“七网”配套,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天府粮仓”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2022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7.56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不低于3000元。截至2022年末,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8.77万亩,有效带动成都连续3年粮食播种面积增长。

  粮食生产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因此,粮食安全战略离不开优化粮食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布局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逐步优化提升。成都结合自己资源禀赋,在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产业格局、粮食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并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按照“十化同步”标准,持续完善粮经复合产业空间结构,连片提升建设“一带十园百片”,将乡村“园”景变成幸福“钱”景。

  一是聚力“五良”融合,加快打造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在中心城区环城生态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及周边7大楔形区域,成都正集成应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打造以稻麦、稻油轮作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带,营造出稻田麦浪、壮美秀阔的景观。粮油产业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按照成都市非流动人口2100万计算,在农业丰产期,成都人均将增加近10斤粮油果蔬供给。

  二是着眼差异化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市)县,成都布局建设15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其中,新津区以宝墩镇为核心,逐步建成以水稻油菜(小麦)为主导的市级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当地高标准农田达到10万亩,通过卫星遥感、自动化育秧、植保无人机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增产增收。种植户通过智能农业APP,动动手指就可以对自己的田块水稻生长情况做实时监测。园区里处处呈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场景,成为“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和“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三是压实镇街主体,加快打造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在十万亩粮油产业带和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之外的区域,以镇(街道)为片区,突出区域粮油产业本底和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100个以上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天马“粮果”联动智慧农业产业园就是这里面一个典型。园区在不降低原有猕猴桃特色产业规模的前提下,组织生产端发展果粮套作,扩大粮食播种面积2000亩,大幅度的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效益,实现粮食蔬菜产量年新增600吨,逐步形成粮果联动互生的局面。

  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成都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打造形成高质量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引领,粮食产业链有效延伸。成都着力推进建圈强链,完善国、省、市、县四级园区梯次培育体系,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大的粮食产业集团,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区域粮食产业实力。此外,适应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引导社会化粮食公司发展精深加工,推动粮食加工优化升级,实现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和粮油企业提质增效“双提升”。全市日均大米产能3800吨以上、面粉2700吨以上、食用油1500吨以上。

  二是坚持以品牌提升行动为重点,粮食价值链稳步提升。成都将粮油品牌建设作为引领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剂”,构建“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有品牌”体系,依托“天府源”公用品牌,带动区(市)县围绕粮油产业创建粮油特色品牌;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天府粮仓”展示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办好“农博会”“西博会”等大型展会,持续组织并且开展“线上+线下”品牌推介活动,推动优质粮油品牌营销;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促进农产品实现全程可追溯。

  三是坚持以构建流通仓储体系为支撑,粮食供应链韧性增强。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不仅是数量够不够、质量好不好,还有粮食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的问题。成都不断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快速推进现代流通体系、仓储体系建设,慢慢地加强粮食供应链韧性;设立粮食应急保障企业622个,粮食价格监测点80余个,建强城市应急保供网络,整合应急保供资源,建强联动机制,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应急状态下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在东北、内蒙古、西北、河南等地开展“订单+收储”基地合作方式,实现收购面积近20万亩。粮食供应链面对风险挑战仍能“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城市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水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成都不断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大力推动现代种业高地建设,深化农机装备集成应用,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会种粮”向“慧种粮”转变。

  一是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现代种业高地加速成型。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芯片”,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成都紧抓种子这一粮食安全的关键,依托在蓉科研院校(所),采取“园区+科研院校(所)+新型经营主体”方式,构建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粮油新品种、新研发技术和成果转化应用。坚持构建以天府现代种业园区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总部区“双核”为驱动,以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津天府农博园、蒲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多点为支撑的种业发展格局,现代种业高地向纵深推进,不断擦亮“农业芯片”的成色。

  二是深化农机装备集成应用,生产全程机械化落地成景。农业机械化是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成都加强农机装备研发、生产、服务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专精特新”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培育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广运用农机应用程序(APP)、农机跨区作业平台,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支农项目等,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跨区服务、全程托管服务。2022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由130家增加到220余家,农机总动力由370万千瓦上升到414万千瓦以上,农机数量达30万台(套),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2.5%,小麦、水稻、玉米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100%、93%、40%。

  三是创构农业数字管理体系,智慧农业场景独具特色。农心不改,拾级而上。成都加快构建智慧农业资源管理“一张图”,搭建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配套一批智能化、信息化监控设施设备,逐步实现对“一带十园百片”精准化调度、精细化管理。创新智慧种植应用场景,推进农业生产、加工、运输、仓储、交易、金融等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数智赋能农业场景,跑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成都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体系初步框架已建成,搭建了智慧动监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溯源系统、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业务系统、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等智能系统,并建成覆盖全市的专业数字管理系统1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72个。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成都持续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群众从吃得饱转向吃得更好、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健康。

  一是有序扩大粮食生产面积,“米袋子”的保障更牢固牢靠。成都压紧压实区(市)县责任,分解下达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党政和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相关资金项目、涉农领域评优评先相挂钩;有效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政策,创新实施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补贴和都江堰精华灌区水稻恢复种植补贴等支持政策,积极推行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多措并举保障市民“米袋子”。

  二是强化优质蔬菜品种供给,“菜篮子”的品质更加绿色健康。成都严格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着力抓好叶菜类等大宗蔬菜品种生产,发展高端优质蔬菜品种。2022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加1.9%;启动全市6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认定挂牌工作,稳定发展100万亩“水稻+蔬菜”水旱轮作优势区域生产基地;提升完善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支持蔬菜基地配套开展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作,在攀西和阿坝地区建立15万亩市外季节性蔬菜调剂基地。多管齐下,成都拎稳了“菜篮子”,提升了蔬菜供给能力,保障了市场供应。

  三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舌尖上”的美食更加丰富多彩。成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食物需求结构变化,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渠道拓展特色食物来源,广开食源耘天下,不断丰富百姓“舌尖上”的美食。唱“林草戏”、念“山海经”、打“科技牌”,让更多自然资源产出多样美味。2022年全市水果产量增长2.3%,中草药材产量增长6.2%,生猪出栏428.7万头、增长2.8%。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立足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农民群众的“致富梦”是成都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

  一是新型经营主体蒸蒸日上,规模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成都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形成了规范管理、技术保障、示范带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通过采取“托管代耕、规模流转”等收益分配共赢模式,构建利益联结体,扩大构建规模连片的生产基地,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2.3%;创新试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实实在在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专业人才、土地权属、设施设备、农机推广等配套不足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力求扩容提质,成都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二是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联农带农效果显著地增强。立足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围绕“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成都培育了一批专业化从事育苗育秧、机插机播、农资配送、统防统治、代烘代储、加工流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开展“保姆式”全托管服务模式、“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模式、“一站式”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全市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约331万亩,服务小农户50.72万户。

  三是“农业共营制”有效推广,农民财产权益明显地增加。为了更好地回答“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的核心问题,成都以崇州市为先行区,充分运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经营体系。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购买保险、风险补助、应急资金支持几大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

  四是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增收致富渠道有效拓宽。以绿色田园为本底、自然山水为映衬、天府文化为内核,叠加文创、游学、餐饮、康养、民宿、研发等多种业态,成都深入实施“农业+”“林盘+”行动,以绿道串田园、串林盘、串景区、串良田,营造生活消费新场景,实现形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营业收入395亿元、接待1.32亿人次,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60亿元。

  在成都,“天府粮仓”已然成为区(市)县乡镇的“一把手工作”,融入方方面面实际在做的工作。成都坚持靶向施策,持续精准发力,不断健全政策保障,完善要素供给,有效形成了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

  一是持续完善特色化评定考核机制,激发鼓励措施更有力。2020年以来,成都组织并且开展市县两级推进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等相关实绩考核,量化考评指标及分值标准,把村、镇(街道)、区(市)县的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这些考核既是一面“显微镜”,让干部实时对照、自查自纠,及时找出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弱项和不足;还是一面“放大镜”,通过考评建立集管控性、约束性、补救性、建设性、倒逼性、惩治性于一体的措施机制;更是一面“警示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履职尽责不力、监督管理不严、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是持续优化立体多样化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更有力。资金是农业生产的一道“护城河”,青苗壮、信心足,离不开农业财政资金的兜底保障。成都坚持把“天府粮仓”建设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财政资产金额的投入,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全方面实行涉农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组建规模100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农村,推动形成了“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热情参加”的多元投入格局。与此同时,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了农村“政保银企”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农贷通”,形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三是持续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人才支撑更有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关键在人。成都健全职业培训长期跟踪问效机制,以学徒制、导师制等方式传授农业知识技能,常态化开展知识更新培训;优化调整农业职业经理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的评定评价方式,推动实现进退有序、奖优罚劣;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申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并在产业引领、金融服务、养老保险等层面予以政策支持。这一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拔、培养、管理、服务机制首创于2016年,2022年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20417人,有力支撑了“天府粮仓”建设。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成都以丰沃的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世界级的独特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传承好“天府之国”辉煌的农耕文明,深入推动“一带十园百片”建设,促进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层次地融合,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引领、产业融合引领以及高端绿色引领,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动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绿色导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为“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委党校)

最新新闻



欧宝棋牌

欧宝棋牌

bob体彩平台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bobvip体育彩票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

查看详细

联系我们

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