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进展与展望_农副产品_欧宝电竞官方平台在线app下载 
 来源:农副产品 发布时间: 2023-11-29 浏览次数:1
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进展与展望

  中药材种植产业是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源头产业,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体现出更重要的地位,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极大地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中药材科学区划、基地建设、种子种 苗、种植技术和理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发展“十三 五”规划》,2017年《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发布实施,2018年《全国道地 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正式对外发布,2019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中药材种植产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也体现了国家对中药材种植基础 产业的格外的重视。“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有效使 用中药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中药在预防与治疗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与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及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中药材紧密关联,凸显出中药材种植产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梳理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与对策,对于保障中医药事业稳健发展、 维护全民健康、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概述,提出建议,展望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进 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全国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与药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与大健康服务 业发展的基础,地位尤为突出。近年来,国家及相关单位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 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6]、《关于进一步加 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道地药材生 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中医药政策与文件。各政策及文件的实施对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一系列中药材政策的实施将持续带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规范化、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未来几年中药材种植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医药也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知。新冠疫情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医药,并使其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为中药产业的发展 开拓了新的空间。世界各国逐步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和干预,为中药作为治疗药物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 大门。据WHO统计,全世界有近40亿人在使用植物药治疗疾病,快速增长的国际需求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我国各省份在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国家策略的指引下,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并建立中药材重点实验室、创新驿站、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在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繁育、新兴种植技术、产后加工 等环节联合攻关,加强连作障碍、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试验。中药材种植创新技术在良种繁育、生态种植、专用农药、加工技术和追溯体系等方面逐渐得到推广,中药材种植产业总体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药材及饮片质量逐年向好。

  我国中药材生产技术低、主体多、规模小,是制约种植标准化、专业化的重要瓶颈。近几年,随着中药材种植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引导中药材传统种植区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部分品种的种植已基本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建立了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园区和生产基地,有效降低了机耕费、肥料费、农药费等种植成本,大大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经营。

  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完善有关,百姓对中医药认知度逐渐提高,对中医药治疗药物及养生保健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查询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库()可知,2019年我国中 药材市场成交额达1653亿元,2016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8%,2020年,全国中药材市场成 交额为1664亿元,2021年中药材市场成交额为1916亿元(图1)。随着我国不断扶持中医产业,预计 2022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可达2090亿元。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全面开放,配方颗粒市场 需求逐步增长。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5]于201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在充分参考我国道地药材专著与文献调研基础上, 对150余种道地药材进行了7大道地药材产区分布规划,分别位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 南、西北,对我国道地药材实际生产指明了方向;预计到2025年,全国建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总面积 2500万亩(1亩666.67 m2)以上。

  其中,东北产区是关药主产区,其中人参、鹿茸、辽细辛、关龙胆 等药材为该产区道地药材,总规划面积为140万亩;

  华北产区是北药主产区。其中黄芩、甘草、黄芪、 款冬花等药材为该产区道地药材,总规划面积为180万亩;

  华东产区是浙药、江南药、淮药等主产区, 主产浙贝母、温郁金、杭麦冬等多种知名道地药材,总规划面积为280万亩;

  华中产区是怀药、蕲药等 主产区。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等,总规划面积为430万亩;

  华南产区是南药主产区,该产区出产阳春砂、新会陈皮、化橘红等多种道地药材,总规划面积为160万 亩;

  西南产区是川药、贵药、云药主产区,出产川贝母、厚朴、黄连、川芎等多种药材,总规划面积为 670万亩;

  西北产区是秦药、藏药、维药主产区。本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当归、大黄、纹党参、 枸杞、肉苁蓉、锁阳等,总规划面积为800万亩。

  除已规划的品种外,我国可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品种高 达300多种,再加上此规划尚处于落地中,中药材种植区划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多种多样。近年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理念,产生了多种种植 模式 (图2)。按照传统、现代及新兴理念可以将中药材种植模式划分为3类。

  一是基于作物布局的 传统中药材种植模式,包括单一种植模式,如单作和连作,还包括多样性种植模式,如混作、间作、套 作和轮作,其中间作包括林药间作、农药间作、果药间作和药药间作4种。

  二是基于现代化技术(人工 干预程度)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包括无土栽培、露地栽培、设施栽培、仿野生和半野生栽培以及野生抚 育。

  三是基于新兴理念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包括规范化种植模式、绿色种植模式、有机种植模式、生态 种植模式、定向培育模式等。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种类繁多,但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部分种 植模式概念存在含混、缺乏系统化梳理。依据全国各地气候及地形特征开展摸索各种种植模式、比较 优劣以及意义并制定中药材种植模式区划,将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中对可入药的枣、梅的种植记载。结合近10 年我国中药材种植的面积统计数据(图3)可知,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显示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 旺盛态势。根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初步汇总数据显示,全国各地中药材种植规模差异较大,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72万亩,居全国第一;贵州省中药材总面积达773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其 他省市种植面积在100万~600万亩。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8822万亩。第四次全国中药资 源普查已汇总到730余种种植中药材的信息,整体种植热度多年未减,面积持续较快增长。为满足日益 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提供源源不断优质中药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与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有利于保障优 质中药材的生产。我国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在近20年飞速发展,19902019年,中药材新品种的种 类从10多种发展到116种,新品种数量多达537个,良种繁育体系初具规模,种业发展不断提速。企业及科研单位在我国西南、东北等地区的20个省份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子基 地合计近180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成面积累计近7万亩。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试验研 究处于农业成熟技术基础上的系统摸索阶段,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 域化逐渐形成,目前种子种苗繁育多采用传统育苗方法,设施育苗与无土育苗也有少量应用。为满足 高速发展的中药材种植业对大量优质种苗的需求,高生产率、全自动化的现代化工厂育苗技术急需在实 际生产中大力推广,提升科技对中药材新品种育种、种苗繁育贡献度,改变大部分中药还未实现科学 育种的现状。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采用何种种 植技术决定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产出中药材的品质与应用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生 产和研发出大量的药材,对促进社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兴中药材种 植技术,如组培快速繁育、大棚喷灌滴灌、林下种植、仿野生栽培等在近10年有了长足进步,快速提高了中药材的种植效率。

  一是盲目引种驯化。由于气候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非适宜产区产出药材品质较低,与道地药材性状相比差 异巨大。盲目引种驯化容易导致药材容易发生移植异化,大大降低药材品质,影响了其产出的经济价值,也会严重冲击中药临床疗效。

  二是种子种苗问题突出。我国药材种业的商业化育种正处于萌芽阶 段,新品种的选育、生产、繁育、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药农生产用种或是由野生品种 直接采种,或是由市场购入。这些种子种苗很多都是未经良种选育的地方品种,加上市场上很容易出现 伪劣、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的现象,使种子种苗问题突出。

  三是科学化种植技术缺乏。我国市场流通 中药材一大部分来源于种植散户及合作社,大部分种植户没有经过系统化培训,也没有学习专业的中药 材知识,存在田间管理中过度使用有害农药、除草剂,采收操作粗放、不规范等现象,产出中药材可能 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药效成分含量低等风险。

  我国中药材种业正处于“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 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 位组织统一供种”的初期。目前可人工栽培中药材品种中,已报道的选育新品种共537个 (表1), 绝大部分品种尚未开展科学育种。各栽培地野生种、栽培种、地方类型、生态类型、化学类型相互混杂, 仅少数品种实现了主栽品种和区域化的大面积推广,如贵州的石斛、宁夏枸杞、云南三七、川芎、川贝 母、杜仲等。与农作物相比,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率不足10%,已有大宗药材品种仅能满足繁育 基地所需,发展规模和覆盖区域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各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所需 种子种苗基本处于自繁自用状况,市售种子种苗大多数缺乏严格审核,种不对种的情况时有发生,至今 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协同体系还未形成,其结果难免会造成中药材品种、品质与药效差异。

  现阶段,我国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已经逐步规范化,发展出了一批中药材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基 地,其中规模化与标准化种植品种呈现递增趋势,约占我国种植品种的20%。

  一是合作与管理比较松散。一些中药材种植企业或合作社与药农之间的合作 流于形式,管理松散,形成的一系列规程只是体现在文字上,并无实施,药农种植中药材能否盈利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市场的调节,导致其收入不稳定,无法实现利益的共享与风险的共同承担。

  二是种植规模小且分散。我国现阶段规模化与标准化种植品种逐年增加,但大部分品种的种植规模较小,不同药农种植的同一品种,由于土地地域限制,种植较为分散,难以达到统一管理的标准。

  三是中药材基地科研投入及创新不足。中药种植基地建设对于土壤、选育、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 中药材基地科研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及创新发展模式落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流程管理工作难以贯彻落实。

  我国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初步形成了“四大怀药”“浙八味”“川药”“关药”“秦药”等道地药 材优势产区。按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要求,各地正在进行重点 品种的选择与实施。由于地区差异及个人、集体组织管理水平差异,在品种细化及选择上存在局限,各 地中药材生产和布局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非道地产区生产道地药材现象层出不穷。道地药材生产布局、细化方案、品种引导及宣传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不同地区差异化定位和品种选 择不够精准的问题。

  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存在重规模求速度、田间管理较为粗放的现象,且普遍存在供需信息交流不畅、 供需错位问题,导致跟风种植现象严重,价格起伏幅度过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权威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和长期的利益供给机制。

  我国山地、林下药材发展迅速,生产面积超过中药材生产面积的60%。然而,山地药材机械严重缺 乏、很多机械都属于空白,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对全国各省份135个中药材种植规 范基地的统计发现,平均机械化率仅为16. 87%,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初加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 别为18. 48%、22. 24%、14. 52%、13. 78%(图4),统计结果远远低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及 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专项资金投入, 支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生态种养殖等环节。

  另外,建立从国家级到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好产业工作专班和专家组作用,紧盯重要工作、 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大中药材龙头企业扶持。通过政策引导, 聚集优势资源,加快改革,优化内部组织结构,鼓励企业多渠道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主动对重点区域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对接,引进一批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理念,生产、销售、加工各个环节分类精细化管理,并发展一批基础较好的相关配 套企业。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源头与动力。通过实施“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支 持各省份开展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根据当地优势品种开展科学研究、转化应用等工作,从源头上保障优质种苗供应。按照《“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等有关要求,加强道地药材种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促进重要中药材种子标准化生产。

  品牌是一个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加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品牌的培 育和宣传,一方面保障了中药材种子种苗、规范化种植、产品加工等重要环节的程序化实施和产品的稳 定可控,同时品牌自身将极大促进经济发展,也是目前中药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企业依靠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集群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竞 争,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繁多,但生态种植持续发展,且整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按照2019年《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持续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一是进一步健全 生态种植优惠政策,践行生态种重点关注与优先支持发展;二是加大生态种植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中药 农业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看到发展中药生态种植的优势和重大成果;三是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及 企业开展示范推广,在中药材适生区示范成熟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改变传统认为生态种植难度大、收益低的落后认识与思维。

  中药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产品,在提升药农收入、涵养水源、保护环境、传承文化与种植技术、 维护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生态优势、基于中药材生态种植的良好势头,大力进行生态产品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开发是对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的良好实践,也是协同推进生态友好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 要手段。在加深产业深度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我国各地区地形特征,分区适度规模化发展,推广中药材适度规模化便于中药材集中种植、集中管理、集中采收可以提高中药材成品质量。应逐步采用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公司承包土地等形式将零 散土地与零散种植品种集中起来,同时避免大面积土地流转,进而实现统筹管理、合理布局,统一使用现代化、机械化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种植效率。通过实现集中生产,促进种植过程中的统一管理,按照生产要求,统一种子种苗和田间管理采收。实现主体经营单位建立生产有规范、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推动道地药材主产区规模化种植基地规范化种植技术,加强主体单位机械化生产、优良品种育种、 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夯实技术基础,形成标准流程,服务于实际生产。助推 种植散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依靠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科学种药,普及新型理念和种植技术的种植模式, 全方面提升我国中药种植技术。

  加大宣传教育,促进中药材种植生态化,欠发达地区应用林下种植、拟境栽培、野生抚育等生态种 植模式,在森林,草原,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退耕还林地等区域开展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成为中药 材生产的核心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品牌化对于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是解决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的重 要抓手。在目前全球经济竞争白热化、行业快速更迭的背景下,企业应加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品牌的培 育并做大做强,充分参考大农业种业的发展经验,打造“品种布局道地化、种子种苗生产专业化、田间 管理标准化、种植模式生态化、采收加工机械化”的品牌中药材种植业。

  探索中药材+旅游、中药材+养生体验、中药材+种植园游、中药材+文化科普、中药材+购物等多种 经营模式,拓宽中药材种植领域,把中药材种植、药材科普、旅游度假、养生保健、中医体验、中医保健产品开发、中医文化宣传等融为一体,将中药材种植模式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药材种植在我国既存在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大健康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 推进,中药材种植再次掀起了一阵浪潮,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加入到中药材种植行业中, 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快速布局重点品种与主攻方向,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 至2022年,计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首次突破9000万亩。

  与此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创新 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逐步加强中药 材管理的通知》、《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若干文件,也为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进我国种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

  但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仍然面临种植区域不合理、技术相对落后、优质种子种苗 缺乏、机械化水平低、标准化基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地区差异化定位和重点品种选择不够精准问题,各地政府、农业服务及科研单位也在不断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道地性,加强了中药材种植个体、合作社、企业与农业技术专家的一对一指导,大大减少了盲目引种及产地扩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 于栽培技术落后而导致的病虫害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采收不应季、产量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也随着“三农”下乡、科技服务一对一、农民夜校、合作社培训及互联网的普及而逐年大大改善,在缺少销路的情况下,现阶段很少看到种植户单打独斗发展中药材种植,更多的是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 的带动,在合同保障的前提下,种植户参与地方推广品种的种植,种植户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而受限于优质种子种苗自产、自用、自销的特殊状况,种植户、合作社与企业产出的中药材难免会造成质 量差异,大部分中药材的种子尚未从根源上统一。

  目前,中药材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协同体系还未形成, 中药材种业发展滞后也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2019年,我国良繁体系初具规模,种 业发展日渐提速,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和“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未来一段时间,中药材 种业也将步入快车道。逐渐规范中药材种植中优质种子的源头后,按照国家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 业化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高层政策引导,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构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品 牌,坚持走生态种植这条核心道路,逐渐由中药材种植高速增长步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断追求生 态与经济双赢,产出一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中药材生态产品。

  未来几年,传统独家独院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逐渐将成为过去,在总体良好的大政策环境下,道地药材区划、新兴种植模式与种植技术、优良种子种苗、规范农药管理、机械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将逐渐推 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邮箱:。

  11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乌鲁木齐开展“打造中药材贸易平台”专题讲座。新疆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出席。新疆尔自治区党委...

  【“三抓三促”·主动创稳】中寨镇古城村:“家门口务工”稳就业 拓宽群众增收路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近年来,中寨镇古城村坚持以产业兴旺为“立足点”,按照“一村一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从发展庭院经济入手,对中药材加工链逐步延伸,...

  2023年11月23日,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级中药饮片标准,促进四川省中药饮片传承创新发展,四川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中药饮片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仅在近期,国内就有多个中药项目落户、开工消息频传。例如:➢总投资约8亿元的远元中药健康科研产业园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建设内容包括远元集团科研大楼、现代化中药提取车间及制剂车间、生物医药标准厂房...

  11月15日,很多蒲友发现《中国药典》的现行版(2020年版)官方电子版正式上线。目前《中国药典》的现行版(2020年版)官方电子版已经上线,总共有四部药典,并目有目录、复制链接、查看英文版、在...



欧宝棋牌

欧宝棋牌

bob体彩平台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bobvip体育彩票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

查看详细

联系我们

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